注册

唐宋时期敦煌遗书所见的钟王传统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两汉魏晋时期“今妍”书法的形成,及新书体(楷书、今草和行书)的演化,可追溯至东汉。但真正意义上将新书体臻于妙境、具备审美典范,是由东汉末年的张芝(?-约192年)、三国时期的钟繇(151年-230年)和东晋王羲之(303年-361年)完成,由王献之(344年-386年)等人推进的。后世称这一书学谱系为钟王传统。

原标题:历史上的甘肃书法:唐宋时期敦煌遗书所见的钟王传统

《千字文》临习残片

敦六乙出土西汉《仓颉篇》“邻里时□者/子来学者吾”单句习字简

唐人摹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残片

唐摹王羲之《旃罽胡桃帖》残片

两汉魏晋时期“今妍”书法的形成,及新书体(楷书、今草和行书)的演化,可追溯至东汉。但真正意义上将新书体臻于妙境、具备审美典范,是由东汉末年的张芝(?-约192年)、三国时期的钟繇(151年-230年)和东晋王羲之(303年-361年)完成,由王献之(344年-386年)等人推进的。后世称这一书学谱系为钟王传统。

钟王谱系的典范地位得以塑造和确立,南朝四世的作品搜求、临写与评述献力尤多。但对钟王传统的表述因人而异。宽泛时,除了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也包括擅长某种书体的一些书家,严格时,核心书家只有“四贤”,有时甚至不包括王献之,但总体而言,钟繇、二王是钟王传统的核心。同时,对王羲之书学贡献和地位的肯定,往往使这一谱系简约为王羲之一人,这是南朝末期到初唐书论的潜在趋势。欧阳询(557年-641年)《用笔论》以对话形式表明了初唐时期人们对这一谱系的认识,并指出学书的目的,是“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既有对王羲之的特写,也继承了前代的谱系认识。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对王羲之书法的热爱与倡导,钟王传统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凝练,王羲之在这一谱系中的地位被再次凸显,而张芝、钟繇、王献之三人,一定程度上在唐代书学表述中淡化。

尽管钟王传统是一个历史塑造、因时而变的概念,但自唐初至清代中叶,以王羲之为标志,上可承钟繇、张芝,下可启献之、智永等的书法谱系,已成为人们对书法历史和传统应有的观念和常识,且通过童蒙教材、书法临摹、摹本复制、书论转抄等形式得以定型和流传。

唐宋时期敦煌遗书中临习钟王书法的文献

唐初,地处丝路要塞的敦煌,已有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不仅儒释典籍抄诵需求持续不断,而且有地域书法的土壤,诞生过张芝、索靖(239年-303年)等敦煌氏族出身的名家;同时,取法僧侣、流动商旅、任职官吏、蒙童学郎等,又成为摹本的生产者或技艺的传播者。随着政治统一、疆土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的南北地域差别逐渐消弭,钟王书法作品的摹本获得流通便利。因此,唐代敦煌遗书中,留有不少取法钟王的文献。有:

1.《兰亭序》摹写残片,至少15件,其中可确定纪年的有5件。

2.五件钟王法帖的临摹,如唐人摹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残片,唐摹王羲之《旃罽胡桃帖》后4行残片,唐摹王羲之《积雪凝寒帖》尾、《服食帖》残片等。

3.钟王书法的间接临本与铭刻。敦煌遗书中学习钟王衣钵传人的材料很多,如临习隋代智永的残纸,一些大王、初唐诸家书法风格的碑刻,将之看做钟王书法的间接临本,这些固非王羲之书法真本和直接摹本,但大略可归入钟王传统的脉络,藉此亦可窥探这一古典谱系在敦煌的延续和发展情形。此外,在今新疆东部故北庭都护府遗址,出土了一些唐碑的残片,其中数件与王羲之行书也十分接近。

4.王羲之类书论转抄残纸。敦煌遗书中有关王羲之书论的文献多零碎,篇目为王羲之《笔势论》和王羲之自论书两种。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