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外学者重释丝路人文:文明交融成独特“景观”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论坛”日前在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甘肃天水举办,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兰州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荟聚,围绕丝绸之路艺术的理论与实证、物性与诗性、图像与书写、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研讨了丝绸之路艺术、人文与艺术交流互动、“丝路艺术图志”等课题。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论坛”日前在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甘肃天水举办,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兰州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荟聚,围绕丝绸之路艺术的理论与实证、物性与诗性、图像与书写、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研讨了丝绸之路艺术、人文与艺术交流互动、“丝路艺术图志”等课题。

中国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图志”首席专家、兰州大学教授程金城表示,丝路艺术是“物”的艺术表达,有别于以往的地域、国别和世界艺术史,是人类史上的独特“景观”,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获得新的阐释。

程金城对丝路艺术研究所涉及的概念范畴、时空范围、枢纽节点以及“廊道”“基质”“斑块”等进行了界定和探讨,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整体系统的结构分析。

上述项目子课题“写本艺术卷”负责人、剑桥大学教授Imre Galambos(高奕睿)指出,“敦煌”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符号,更是多元文化混合、碰撞、交融的复杂历史场域。汉、吐蕃、回鹘文化在敦煌相互借鉴,彼此吸收。九至十世纪,敦煌文献中以“从左到右”的独特方式书写的文书,体现的恰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一种民族文化记忆和身份的表现。

“丝绸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最重要流通商品之一,在欧洲刮起经久不息的中国风。”子课题“纺织服饰艺术卷”负责人、东华大学教授刘瑜表示,丝绸从面料、装饰技艺、艺术风格、运用品类、生活方式、品味展示等多个层面有力地印证了中西方艺术的交流融合。

论坛上,项目组成员、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杨雪等学者分别以毬路纹、铜鼓为例,直观具象地阐发了丝路人文艺术的丰富内容和相互交流的历史情境。

由程金城教授根据此次论坛内容整理的《丝绸之路人文艺术研究助推学科融合与学术创新——“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论坛”综述》一文,今日全文在本网“人文”栏目全文刊发。

[责任编辑:张惠]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