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渭源现代秦腔剧频上演 吼出新活力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在渭河源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的演出中,渭源县四里八乡的村民们常常开着车,骑着电动车、自行车,步行来看戏,有的甚至提前到宾馆住下来、有的老人下午就过来占位置等着晚上看戏。戏迷也不断年轻化,早前观众60岁以上的居多,后来舞台上设电子屏,打上字幕,好多人都能看懂了,一些中年人会领着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看,一群跟舞台差不多高的孩子都要坚持每场戏看完才回家。

原标题:【视点】用传统文化滋养心灵

      ——从《公民张三》成为普法宣传形象教材说起

观演现场。李奕頡 摄

《公民张三》剧照。侯洪建 摄

《公民张三》剧照。侯洪建 摄

夜幕降下来,秦腔吼起来。7月5日晚,现代秦腔剧《公民张三》在渭源县成功上演,以现代秦腔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一台戏的诞生

“普法宣传,政策就在那,不能随意发挥,很难写。”

“现代戏,台词不像传统戏那么押韵,唱起来不是很顺口。”

“研讨会开了不下20次,从剧本到表演,反复在修改。”

……

一台戏的创作排演,饱含着所有创作者和演职人员的心血。

在经过打磨提升后的《公民张三》演出中,轻松愉快的培训班结业仪式上,众学员嬉笑打闹,节奏明快的快板声中,张三登场亮相,在与学员们“万法之母是宪法,高高在上管众法”“渭河源头土凤凰,学了法律长翅膀”的朴实对话中拉开全戏的序曲——《培训》。

紧接着,《吵嘴》《拾牛》《说法》《贺楼》《护法》五个华彩篇章徐徐展开,以昂扬向上的格调、真实可信的剧情和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反映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下农村法治生活的现实,塑造公民张三这个普法积极分子学法、守法、用法、弘法、护法的现代公民形象,表现渭源县法治生活的进步和普法宣传的成就,倡导相信法律、崇尚法律、依靠法律、维护法律的观念,带领观众走进渭水源头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和城乡群众的心灵世界。

最后,全剧《尾声》在“幸福生活好起来,小康路上情满怀,人民司法为人民,法治社会春花开”的激昂唱腔中结束。长达90分钟的演出,让观众禁不住拍手叫好,赞誉这是一台饱含现代文明和充满正能量的新创秦腔剧,也是一部弘扬法治精神的形象教材。

《公民张三》由渭源县渭河源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推出,张慧源担纲编剧,国家一级导演田学林执导,国家二级作曲王柏林作曲,演职人员全部由渭河源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演员担纲。剧本创作于2017年12月完成,经过紧张有序的排练,于今年3月19日首次公演。作为渭源县司法局继《普法花儿选》之后推出的又一法治文化产品,该剧将继续走进当地各乡镇演出,进一步扩大法治教育的覆盖面。

演员刘百胜、黎荣贵、朱君分别是剧中公民张三、老丈人孙耀宗和村民王二虎的扮演者。他们年龄相仿,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过到艺校学习或到院团跟班学习进入戏剧行当,转企改制前作为渭源县秦剧团演员,参演了30多部秦腔传统戏,有着丰富的秦腔演出经验。然而,在拿到剧本后,他们仍感到无所适从,因为普法题材从来没有接触过,而且现代戏台词对白多、不押韵,唱起来不顺口,直到导演一个一个讲人物、讲角色,通过作曲上的改编调整节奏,才使得他们对角色有了理解,从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向现代戏曲的生活化表演转变,对人物有了比较准确到位的演绎。朱君说,自己在农村长大,熟悉农村生活,剧中王二虎的人物性格本来不是很鲜明,他根据所见所闻自己进行了开掘发挥,导演看了后认为“味道浓着呢”。目前,该剧边演边改边完善,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甚至有时候一边背台词一边就要演出。

“专门反映法治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不多,通过《公民张三》这出戏,对老百姓做法律普及,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作为舞台艺术来说,还需要经过不断的打磨修改,提高艺术性和观赏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苏凤丽说。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