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甘肃发力脱贫攻坚"一号工程" 超常手段"攻坚拔寨"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然而,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唯其艰难,方显本色,更显担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始终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突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带领陇原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汇聚成砥砺前行的时代力量。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发力“一号工程”超常手段“攻坚拔寨”

——党的十八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综述

开栏的话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栏目,充分反映五年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示全省各级各部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新贡献。敬请关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然而,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唯其艰难,方显本色,更显担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始终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突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带领陇原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汇聚成砥砺前行的时代力量。

五年来,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大胆破旧立新,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打出了一套扶贫攻坚的政策组合拳,在扶贫开发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保障落实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

五年过去,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甘肃贫困人口由2011年末的842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193.49万人,年均减贫1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48%下降到9.3%,下降了31.18个百分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成为甘肃扶贫开发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甘肃的这一创举,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实施“三大行动”,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贫困是甘肃最基本的省情。

经过30余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圆了温饱梦。

然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一系列的“家底”仍让甘肃人“如坐针毡”——

2011年底,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

新十年扶贫开发,全省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

面对党中央的重托,面对陇原乡亲的期盼,甘肃如何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开局关系全局。

着眼“谁来精准”,2012年的春天,甘肃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脱贫不脱钩,不达小康不脱钩!

这一超常规的创新之举,成为甘肃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攻坚的一次总动员。从千里河西到陇东大地,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陆续走出办公室,打起背包、下乡驻村,为加快贫困农村发展、推进贫困农户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尽力量。

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党政军企事“同频共振”。全省14427个单位联系16035个行政村、40.8万名干部联系492万个农户;全省8万多名人大代表、1万多名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395家省外单位与我省贫困村结对帮扶。甘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县以上单位联系、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三个全覆盖”,双联行动动员力量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行动规模之大,在甘肃历史上前所未有。

5年来,以双联行动为平台和载体,我省从农村发展最薄弱环节和群众生活最急迫的事情入手,把各类扶贫资源精准地输送到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收幅度明显加快。双联行动在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搭建起了帮扶贫困村户的“直通车”、加快脱贫步伐的“助推器”、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历练干部作风的“大课堂”。最重要的是,双联行动点燃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脸上有了笑容、心中有了梦想、脚下有了努力改变命运的行动。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引导,统筹加以推进,聚焦发力突破。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强调“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要“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对全省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极大鼓舞,也是对省委省政府的极大鞭策。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如何把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精力聚焦到扶贫开发上?

着眼“精准什么”,2013年9月,我省组织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紧扣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以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为目标,瞄准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六个方面进行攻坚突破。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1236”扶贫攻坚行动,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建成投运了一大批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到2016年底,全省基本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贫困户危房改造110多万户,实现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236”扶贫攻坚行动,提高了扶贫工作系统性,但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如何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效率?

着眼“怎么精准”,2015年,我省出台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农村危房改造等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科教文卫、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框架,形成目标责任明确、各方协同推进、措施有力有效的大扶贫格局。

渐次推出、扎实推进的三大精准扶贫行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在实践中思路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聚焦。甘肃,用一套纲举目张、总分结合、成龙配套的“扶贫盛宴”,全面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的号角。

[责任编辑:肖刚]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