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吴玠、吴璘:保境安民 青史留名


来源:中国甘肃网

甘肃徽县县城东北的吴山,是一处旅游胜地。这里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山顶,苍松翠柏的掩映下,一座古墓巍然屹立。每年来此祭祀者,络绎不绝。原来,这里安葬着南宋名将吴玠。

 
  完颜撒离喝针对吴玠善用强弓硬弩的特点,一改大军掩杀、密集猛攻的战术,挑选出一批精兵,身披厚铠重甲,作为攻关先锋。吴玠很快识破了完颜撒离喝的计策,一改强弓硬弩射敌之术,在山上滚落巨石,碾压金兵先锋。这场战斗,空前惨烈。金兵上来一个,被巨石砸死一个,砸死一个,又上来一个,宁死不退。宋军在吴玠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吴璘更是身先士卒,战斗在最前沿。吴玠所部及前来增援的各地宋军,总计达到三万余人。大家凭借险要地势,以巨石和强弓硬弩轮番抗击金兵,顽强坚守六昼夜,金兵伤亡惨重,攻关不下,只好屯兵关下。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养好伤的金兵统帅兀术,重整旗鼓,亲率精兵10万,分三路杀来。这一次,他不仅粮草非常充足,而且制定了新战术,图谋一举击败吴氏兄弟,攻入四川,图谋江南。他们先攻破和尚原,很快直逼此时吴玠驻守的仙人关(甘肃徽县东南)。吴璘得到情报,率部驰援仙人关,一路上受到金兵重重阻拦,苦战七天,才进入仙人关。
 
  金兵人多势众,来势凶猛,每天轮番攻关,都被宋军击退。经过几个昼夜的激战,宋军中出现了怯战心理,溃败的势头一触即发。在这紧急关头,吴玠手握长刀,站立城头,大喊:“我等将士,死要死在城上!后退者,立斩!”军士们看到主帅镇定自若,终于稳定下来,义无反顾,坚守城头。
 
  仙人关久攻不下,兀术改变战术,兵分两路,左右夹击。宋军两面应战,左右驰援,难以坚持,只好收缩防线。兀术看出了宋军的问题,展开了更加激烈的进攻。金兵选拔精兵,组成敢死队,身披双重铠甲,手持弯刀,拼死冲杀。宋军用强弓硬弩射击,用乱石猛砸。金兵敢死队死战不退,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人爬上来,踩着同伴的尸体猛冲。双方多次肉搏,开始喊杀阵阵,后来无人喊杀,只是一味拼杀,阵地上尸体成山,血流成河,双方死战不退,都伤亡惨重。
 
  生死关头,吴玠派出一支奇兵,由部将杨政率领,持长刀、大斧,从左右两翼突然杀入金兵大营。他们进入金兵大营,横冲直撞,猛杀猛砍。金兵不摸宋军底细,突然遭遇劫营,慌了手脚,顷刻间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吴玠派出士卒,在四面山上放火、擂鼓呐喊。一时间,金兵大营四周火光冲天,战鼓雷鸣,杀声震天。
 
  久战不决的金兵,已是惊弓之鸟,没有坚持多久,就溃不成军,全线败退。宋军乘胜追击,金兵统帅兀术慌忙逃走。
 
  仙人关大捷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先后被写入多本教科书。
 
 
 
徽县吴玠墓
 
  代兄为帅建殊功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正月,吴玠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官居一品,后又任四川宣抚使,成为封疆大吏。
 
  这年六月,吴玠积劳成疾,病逝于仙人关,年仅47岁。吴玠此前原想死后安葬于故乡水洛城(甘肃庄浪县),但因战事频繁,交通不便,被安葬在了徽县县城东北的吴山。
 
  吴玠去世后,吴璘继承兄长遗志,代为统帅,接过了抗金守土的大旗,朝廷加授他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绍兴九年秋,在秦桧的操纵下,宋金议和初步成功,南宋答应向金朝称臣纳贡,年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则把黄河以南及陕西地区归还南宋。根据议和协议,南宋朝廷下诏吴璘等将领,要他们向北转移,驻守陕西。吴璘不同意向北转移。他认为金朝奴隶主贵族言而无信,反复难测,不可不防。如移师陕北,入川关口空虚,金兵南下,可以轻易进入四川。朝廷采纳了吴璘的建议,让他继续驻守陕川交界处,守住入川关口,只派一部分兵力入陕,屯兵延安一带。
 
  此后,金朝奴隶主贵族内部发生派系争斗,无力南下。南宋朝廷以为议和成功,斗志松懈,秦桧等人,更是沾沾自喜,弹冠相庆。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奴隶主统治集团争斗结束,金兵统帅兀术执掌了朝政。正如吴璘所料,金朝立即撕毁议和协议,在兀术的指挥下,集中全部兵力,分四路南侵。
 
  金兵大举南下,宋军内部一片慌乱,一些将领主张后撤逃跑,吴璘主张抵抗。金兵西路军由完颜撒离喝统帅,迅速占领长安,直趋凤翔。在四川宣抚副使胡世将的支持下,吴璘率部迎敌,几场激战,大挫金兵锐气。
 
  为了彻底击败金兵,吴璘制定了一套绝妙的作战计划。他先下战书,约完颜撒离喝会战。会战开始,他以弱军坚守阵地,抵御金兵冲击。完颜撒离喝见宋军阵地上都是老弱病残,以为宋军不堪一击,没想到宋军阵地易守难攻。久攻宋军阵地不下,金兵战力不断下降。就在这时,吴璘派出强悍的骑兵反击。金兵突然遇到宋军骑兵冲击,很快溃不成军,败走扶风。完颜撒离喝不甘失败,亲率主力,列阵20里,与宋军决战。吴璘督促全军猛扑,又一次击溃金兵。
 
 
吴玠陵园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八月,金兵统帅呼珊、迪布禄领兵5万,驻扎陇州(陕西陇县)刘家圈一带,宋军则驻守仙人关一带。吴璘率领精兵3万,取道秦州,与金兵决战。金兵统帅呼珊、迪布禄自恃兵力雄厚,不把宋军放在眼里,营地没有严密设防。吴璘窥透金兵心理,命令将士占据有利地形,借着浓雾掩护,摸到金兵营前,突然发起火攻。金兵大营,外是木头栅栏,内是皮毛帐篷,全是易燃物,遇到火攻,很快燃成一片。呼珊和迪布禄没想到兵力远不如己的宋军会发起突袭,只好仓促应战。吴璘亲临阵前,带头冲杀,众将士跟着他,一起杀进敌营。金兵大乱,开始败退。这一仗,宋军杀死金兵数千人,俘虏金兵上万人,给金朝奴隶主贵族势力以沉重打击。
 
  吴璘在同金兵交战中,创立了“叠阵法”。所谓叠阵法,就是布阵时,将士卒分为三排,第一排士卒手持长枪,坐于地上;第二排士卒手持强弓,跪于其后;第三排士卒全是神箭手,站立于弓弩手身后。他先派出小股部队,诱敌来攻。等敌人距离阵前百步时,神箭手先射,专射敌军领头的将领和冲在前面的士卒;等敌人距离阵前70步左右时,强弓手齐射,射杀冲在前面的敌人。如果敌人骑兵冲到阵前,坐在地上的长枪手,一起伸出长枪,刺杀敌人的战马和骑手。布阵时,吴璘把骑兵列于阵前,用铁钩相连,以遮挡对面敌人的视线。敌人骑兵冲来,经过神箭手、强弓手和长枪手三层劫杀,要么所剩无几,要么元气大伤,这时,隐藏于后面的骑兵冲出,很快把剩余的敌人歼于阵前。吴璘创立的叠阵法,屡战屡胜。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朝皇帝完颜亮疯狂征兵,纠集人马60万,再次南下,妄图一举灭宋。金兵南下,很快打到长江北岸,南宋朝野一片震惊,慌忙调兵遣将,防御金兵。62岁高龄的吴璘,被朝廷任命为四川宣抚使兼陕西、河南招讨使,指挥西线宋军。这时的吴璘,身患疾病,行动困难,但仍然坚守在抗金第一线。他让士卒抬上前线,指挥各路人马,抗击金兵。吴璘在西北、西南威望极高,被金兵占领区百姓看作大救星。听说是吴璘将军指挥抗金,各地百姓纷纷起义响应,配合吴璘指挥的宋军,四处劫杀金兵。西线的形势对宋军非常有利。吴璘指挥西线各路兵马,接连收复秦州、陇州、洮州、兰州等十多个州,取得了南宋抗金以来的重大胜利。
 
  就在吴璘指挥西线大军收复失地、节节胜利的时候,南宋朝廷的投降派又兴风作浪,祭起了议和大旗。朝廷下令宋军南撤,把收复的失地交还金兵。几个月来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果实,又一次葬送在投降派手中。在宋军各路人马后退的过程中,金兵疯狂追杀,宋军损失惨重。吴璘出征时的3万人马,退回原地时,仅剩七千多人,吴璘看着九死一生的将士,忍不住老泪横流。吴璘收复的失地,又被金朝奴隶主贵族掠去,再也没有回到南宋手中。失地人民在金朝奴隶主贵族的残暴统治下苦苦挣扎,直到1234年金朝被元朝灭亡。
 
  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吴璘奉诏回京。南宋皇帝封他为太傅和新安郡王,仍任四川宣抚使,不久,驻守兴元府(陕西汉中)。在陕西汉中,他率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浇灌良田数千顷,受到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五月,吴璘病逝于任上,享年66岁。又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离开人世,南宋皇帝非常悲痛,追赠吴璘为太师,追封为信王,谥武顺。吴璘之子吴挺,也是抗金名将,官至太尉、少师等要职。吴璘著有兵法两篇,可惜失传。
 
  吴玠、吴璘兄弟作为陇原名将,倾注毕生心血,为反抗金朝奴隶主贵族的侵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们保境安民的伟大功绩,永远铭刻在人民心间。
 
  (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